没有程序的霓虹灯
庸现
上海艺术家子朴(本名张文华)的艺术创作最早源于八十年代的南昌,他的出生地和求学之地。从八十年代到现在,从江西到上海,他穿越时空见证了中国和世界的变革奇迹: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当代艺术思潮的涌动以及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悄然崛起。子朴的艺术创作历程成为时代与个体的交汇点,一个独特的艺术演绎。
油画曾是子朴早期的主要创作表达方式。然而,在2017年欧洲卡塞尔文献展和威尼斯双年展览后,他开始感受到光油画已不能完全诠释他内心深处的思想。2018年,他转向涉足装置艺术。在三年的疫情冲击和身边朋友接连离世的刺激下,他进一步演变为以艺术人工智能为引导,追求个人自主与自由主题的装置艺术。他以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追寻内在的“心桃花源”,将个体置身于宇宙空间之中。
与许多当代艺术家相同的是,子朴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曾经,他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的“美”。近年来,他的创作观念颇受阿根廷艺术家托马斯·萨拉切诺之影响。萨拉切诺不仅是乌托邦的倡导者,而且是实践者。他试图将艺术、科技和政治容纳到一个没有程式化、没有固定形式的多维度的艺术生态的新大平台。因此,子朴也尝试在传统创作中打破单一格调的窠臼,融入多元主题来拓展艺术的边界。他的作品立志探索新媒体的边界,并结合人工智能与3D科技,使用多种漫反射、亚克力、瓷陶、木材、金属、玻璃、席梦思、霓虹灯等现代材料,创造出富有层次感的作品,仿佛是在用冰冷的金属,去触碰心灵的温度。
子朴试图用反射镜与不锈钢封闭的场域模拟“个体在人世间的真实”,以回应互联网数字社会中个体与自然之间日益疏离的现实,以及人工智能对人类关系的冲击。力图超越东西方艺术与哲学的框架,在科技语境下,探索当代艺术理性与感性的中间地带与张力。子朴的作品不仅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生态,更是一种对当代人类在技术迅猛发展中迷失的反思。他近年的作品将这种失语的状态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观者思考网络与AI时代人类精神执念与个体迷失与焦虑之间的复杂关系。即将在上海1933老场房举办的个展中,艺术家子朴将深度探讨当下人工智能与艺术创新之间的复杂关系,引导观众思考在高科技冲击下,人类是否正在失去“自我意识”,还是人类通过AI让自己更加自主。这种特殊的艺术途径使得子朴的作品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充满启示的审美领域,如同漫步于梦幻霓虹之境,感受一抹抹的真诚与酷感。
2023年11月30日
德国威斯巴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