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策展人简介
策展人:
庸现
庸现,生于成都,工作、生活于德国和中国。现作为独立策展人与艺术评论家活跃于德国和中国上海。她是中国首个女权主义团体“秃头戈女”创始人之一,近年来该团体于国内外获得巨大关注。她曾在德国威斯巴登和法兰克福举办“表演日”(Performance Day)行为艺术节,同时担任德国艺术联网协会(I O Cultural Network e. V.)会长,该协会致力于促进中德艺术文化交流。
参展艺术家:
高氏兄弟(中国/美国)
高兟和高强先后于1956年、1962年生于中国济南。高氏兄弟是一对活跃于北京的艺术家兄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他们一直在装置艺术、行为艺术、雕塑、摄影作品和写作领域进行合作创作。其作品曾发表于《中国现代艺术史》《中国前卫摄影》《中国最佳摄影》等,并被中国及海外收藏家和博物馆收藏,如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en)、乌力·希克(Uli Sigg)、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金泓伟(音译Jin Hongwei);中国国家博物馆、蓬皮杜中心、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蒙特利尔美术馆、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肯珀博物馆当代艺术等。
沈少民(澳大利亚/中国)
生于中国黑龙江省,现居北京、广州和悉尼。他在诸多艺术创作领域中成绩斐然。其作品融合装置艺术、视频、纪录片和概念画。其作品被海内外画廊、博物馆、基金会和私人收藏家收藏。同时,沈少民的作品曾出展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国家,包括第17届2010年悉尼双年展、2012年第一届基辅双年展、利物浦2006双年展、釜山2012年韩国双年展、2012年中国广州三年展、2012年上海双年展等。
李勇政(中国)
1971年生于四川巴中。1989年至1991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设计系与油画系。1994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系(原西南师范大学),1998年至2000年居于四川成都,就职于四川大学社会学系。 李勇政最近的展览包括:2013年《无常之常——东方感验与当代艺术 》参与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未曾发出的声音》参与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2017年成都当代美术馆举办《你好》李勇政个展。
曹恺(中国)
艺术家、电影制片人、独立策展人。1992年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从事涉及实验电影创作、批评、历史研究、展览和教育视频艺术工作,并与其他艺术领域,如纪录片、新媒体艺术和数字艺术等进行融合跨界。1994年以艺术家身份进入当代艺术领域,以视频、摄影和装置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媒介。如今他已是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家和实验电影制片人。作为独立策展人,自2003年起便组织策划中国独立电影节,并参加东亚、北美、欧洲与中国有关的各种洲际艺术项目独立电影、实验电影和影像艺术项目。
李心沫(中国)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家。她的作品基于多样化的媒介,包括表演、绘画、视频等,并被瑞典、法国、德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地的知名博物馆出展。重要作品是《白日梦,人工智能和混合媒体,视频和照片》,这个作品包括两个维度的含义:一是描述梦境并将其转换“深度梦境”算法。这种算法能展示当深度神经网络在看到某个既定图像时产生的视觉信息。这是机器对梦境的诠释。二是人工智能如何解读人类的视觉语言。它们间的转化过程具体如何运作。 此项目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和区分人类与人工智能对信息的呈现。
肖鲁(中国/澳大利亚)
1962年出生,是一位从事装置与影像行为的女性主义艺术家。她成名于1989年,当时她的作品参加了1989年中国前卫艺术展,其本人也参与了现场交流。展览开幕仅两个小时后,她突然开枪射击自己的作品,导致展览立刻关闭。 “天安门广场大屠杀”四个月后,她的行为被高度政治化,并被称为“天安门的第一枪”。
蓝镜 Jiny Lan(德国/中国)
蓝镜,生于中国辽宁省,现居于德国北威州, 女性主义艺术家。常年辗转于中国和欧洲,并参与世界各地的作品巡展。其作品含括概念画、装置、视频和行为艺术, 并被中国与国际上许多画廊、博物馆、基金会和私人收藏。
段英梅
中国大庆人。“北京东村” 艺术家的集体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当时,段英梅也参加了创作和表演。师从玛丽娜·阿卜拉莫维茨,深造于德国布伦瑞克造型艺术学院,现居德国布伦瑞克。自2000年以来,她便致力于创作和研究行为艺术,擅于运用声音、影像及装置结合行为艺术创作。此外她积极与世界各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地区、年龄的各界人士开展广泛合作。
刘学
毕业于德国法兰克福史泰德艺术学院(Städelschule Frankfurt),师从克里斯塔·纳耶(Christa Näher)教授,获得艺术硕士学位。现作为自由艺术家活跃于德国法兰克福,主攻绘画、舞台美术及舞台服装设计。现隶属于舞台行为艺术团体“Taheter Unkst”。
迪尔克•包曼史 (Dirk Baumanns )
德国艺术家,1980年生于德国奥芬巴赫。2012年结业于奥芬巴赫艺术设计学院(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 Offenbach),师从亚当·扬科夫斯基(Adam Jankowski)教授和马里奥拉·布里沃斯卡(Mariola Brillowska)教授,学习绘画和行为艺术。2009年荣获约翰内斯 -莫斯巴赫(Johannes-Mosbach )基金奖学金。其创作涵括行为艺术、绘画、影像等,其作品已于瑞典、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中国的各大重要博物馆参展。作为莱茵河大区最活跃的艺术家之一,现居法兰克福。
皮特·布劳霍兹 (Peter Braunholz )
德国视觉艺术家。他致力表现那些看似荒唐、被操控、人为安排的,但真实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实物所传达的印象,并探寻客体实物与空间非物质的特征与本质。他广泛涉猎音乐、德国哲学、电影史及电影理论。淡出音乐产业后,他转型成为作家、平面设计师、电影摄影师、出版人 。 他自1999年起开始专研摄影艺术,其获奖作品在世界范围展览,如在巴黎卢浮宫、威尼斯军械库展出等。2017年,Kehrer 出版社出版关于他作品的专著《摄影的现实》(Photographic Realities)。
史蒂芬·史迪奇勒 (Stefan Stichler )
来自于德国法兰克福。他的作品见于各大国际展览,并被许多艺术收藏机构代理。他的巨型油画被视为一种如同暂停键的工具,以捕捉转瞬即逝的街景在脑海中闪过时留下的蛛丝马迹。他的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也许平淡无奇,但它们展示了一种更深入的哲学问题,城市化的现代人对这些问题或是司空见惯,或是避而不谈。他使用镜子作为主要媒介创作雕塑,使那些模棱两可和不同感知层面的观念得以统一。
安德烈亚·斯罗尔巴赫 (Andreas Rohrbach)( 德国)
德国雕塑家。他在完成古典石雕刻师训练后,前往法兰克福Städelschule建筑学院,与乌尔里希·雅克瑞曼(Ulrich Rückriem)、斯蒂芬·巴尔肯霍尔(Stephan Balkenhol)、罗德杰·杰兹Ludger Gerdes和格奥尔格·赫罗尔德(Georg Herold)一起学习并担任伊利亚·卡巴科夫(Ilja Kabakov)的助理。同时完成了弗兰茨·韦斯特大师课的学习。他以官能的方式将概念与质料结合,创造出一个自由空间,使得有意义的关联得以被延展、被挖掘。他在特定的雕塑作品上使用不同材料,以在特定的语境中互相融合,达到特定的和谐。其艺术作品的主题拷问了人类的自我表达在高度组织化的世界中具有的可能性与不稳定性。
托马斯·文森 (Thomas Vinson) (法国/德国)
1970年出生于巴黎。他自2013年以来便担任贾斯特斯-利比格大学(Justus-LiebigUniversität)和米特尔森大学应用科学大学(Technischen Hochschule Mittelhessen )建筑系的雕塑客座讲师。 自2007年起担任德国昆斯特屯·穆克艺术馆(Kunstturm Mücke)策展人。1997-1999年就读于美国莱斯大学,师从乔治·史密斯教授(Prof.George Smith)学习雕塑。现居于德国基森市与法国巴黎。作品参展国家包括德国、巴黎、巴西、波兰、西班牙、瑞士和美国,并被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德国法兰克福埃马纽埃尔-霍夫曼基金会、瑞士巴塞尔收藏。他的作品涉及三个维度:作品本身,空间。
凯文·克拉克 (Kevin Clark)(美国/德国)
出生于纽约,于纽约库伯高等科学艺术联盟学院师从汉斯·哈克(Hans Haacke)学习雕塑。1976年开始在欧洲活跃,2012年进入中国。他以实验肖像闻名,作品包括《红椅》(The Red Couch)、《美国肖像》(A Portrait of America)(1984)。此概念肖像作品以高度隐喻化的图像,与被拍摄者的基因测序(DNA)结合,被称为“DNA肖像”。首部基因测序肖像以作者本人的血制成,并作为艺术品出展多家博物馆,包括法兰克福威斯巴登博物馆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意大利圣马可博物馆、德国卡塞尔文献五年展(documenta 6)。 现居于法国西南部和德国法兰克福。
鳄鱼权利 (CrocodilePOWER )(俄罗斯)
鳄鱼权利是由两位俄罗斯艺术家彼得·古斯塔夫(Peter Goloshchapov,出生于莫斯科)和奥克萨娜·辛玛托娃(Oksana Simatova )于2011年创立的团体。两人毕业于俄罗斯斯特罗加诺夫莫斯科国立艺术与工业大学(Strogan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of Arts and Industry)。 2012年,他们在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完成实习。团队合作对他们来说已然成为一种全新的创造性体验。目前他们专注于研究当代世界和人类在其中的定位。鳄鱼权利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技术与自然之间创造神话。目前他们在俄罗斯莫斯科生活和工作。
桑多·萨斯 (Sándor Szász) (匈牙利)
匈牙利艺术家。1976年出生于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 他涉猎不同的表现媒介,从绘画、装置到照片,再到影像。 其作品在中国、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的多家博物馆展出。山多尔·萨斯试图用作品来回应社会问题。回忆对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塑造人格的构成力量。他的作品是作为他个人记忆的再现,其中他融合了图像,属于过去和属于当下的物品,在一个独特的语境下创造一个超现实的幻象。其创作目标是关照当下冷漠的社会所做出的抉择对未来将会产生的影响。
帕卢·阿巴迪亚( Palu Abadia )(哥伦比亚)
帕卢·阿巴迪亚是在哥伦比亚出生的电影制片人和视觉艺术家,现居纽约布鲁克林。她曾担任各种项目的摄影师和视频编辑,包括短纪录片和长纪录片。2016年,她完成了她的第一部电影《艺术家工坊里的独白》(Monologues inthe Artist’s Studio),获“最佳建筑和设计纪录片奖”。她目前正着手制作她的第二部电影《无处降落》(Nowhere to Fall),该电影围绕着纽约展开。她的作品关注哥伦比亚的音乐、传统、更迭及女性权益,并积极活跃于美国及南美洲各大艺术节、画廊和学校。其个人作品涵盖实验视频、定格动画和摄影。
哈维尔·伯纳尔(哥伦比亚/波兰)
哈维尔·伯纳尔曾在哥伦比亚的塔德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在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攻读艺术硕士学位。他的青年时代曾在各地游历多年,这赋予他某种四海为家的漂泊感,并极大地影响了他的生活和他作为艺术家的实践。他的作品围绕着文化认同的丧失,关注人们的归属感在科技进步的负担下不断萎缩的世界中的缺位。他使用电影、动画等媒体及绘画艺术,唤起怀旧在后概念时代中产生的问题,并质疑身份在互联网领域的有效性。他的作品曾在哥伦比亚、波兰、英国和瑞士等地展出。目前他生活在波兰格但斯克。
大卫·梅迪纳 (David Medina)(哥伦比亚/美国)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艺术家,计算机工程师,拥有美术和视觉艺术硕士学位,现居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他的作品以语言、声音和生成算法为工具,探寻科技与审美的交互作用。运用影像、行为艺术、印刷和其他媒介,探索某些领域中的政治接口,作为表达媒介的翻译和语言形式。目前工作于佛罗伦萨、伦敦和波哥大。2018年被哥伦比亚共和国银行(Banco dela República)选为Nuevos Nombres哥伦比亚新兴艺术家之一。
桑德拉·米兰达·帕丁 (Sandra Miranda Pattin)(哥伦比亚/意大利)
拥有意大利背景的哥伦比亚艺术家,主攻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对身体的转变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作品曾在欧洲、亚洲和南美洲的画廊、博物馆、双年展和艺术节上广泛展出,获得多项奖项,如意大利摄影大学摄影奖一等奖以及萨拉·莫迪亚诺(Sara Modiano)奖的提名。其作品被意大利、美国和哥伦比亚的公共和各种私人收藏家收藏。 她目前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从事实验声音艺术。
本·沙洛姆·大卫 (Ben Shalom Davidi)
1984年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他在高中开始钻研摄影,也是在那时第一次感受到了摄影的力量。参军后,他在特拉维夫Tzilum Baam学院学习摄影,并在他的老师的鼓励下继续在耶路撒冷哈达萨学院(Hadassah College, Jerusalem)完成了传媒和摄影的学习。 随后,他作为以色列国家法医中心的摄影师在特拉维夫和纽约市的几个摄影实验室工作。本·沙洛姆·大卫目前作为独立艺术家,专注于延展摄影的边界,同时记录他的生活。
丽莎·罗特 (LISA ROET)
1967年生于澳大利亚。30年来,她作为职业艺术家,作品出展澳大利亚及海外。环境问题、基因科学的突破、人性的延展是她艺术作品和设计的重要主题。她以跨学科的方法运用于艺术实践,并一直致力于艺术、设计和科学社区研究。与动物园、环境组织和博物馆的合作,使其艺术创作能使用更加多样化的媒介和材料。
乔斯·迪格尔 (Jos Diegel)
1982年出生于奥芬巴赫艺术与设计大学学习,曾在欧洲媒体艺术节(Osnabrück)、 Cabaret Voltaire(苏黎世)、艺术之家Mousonturm(法兰克福)、Gessnerallee剧院(苏黎世)、Gallery Art von Frei(柏林)、Lodge Gallery(纽约)、 视觉画廊(蒙特利尔)、Deutsches Filmmuseum(法兰克福)、Künstlerhaus(维也纳)、Centre For当代艺术节(普罗夫迪夫)、新丹威(上海),Métrages(克莱蒙费朗)、新潮艺术博物馆(底特律)参展。乔斯·迪格尔以社会政治和规范叙事结构的方式来演绎、娱乐和关注自己,在推敲和构建的情景中,通过电影、装置、绘画、表演、文学和其他类型了解自身的快乐——一种实验科学。目前他仍活跃于艺术界,并参与了许多项目。
亚历山德罗·罗兰迪 (Alessandro Rolandi)
1971年生于帕维亚,曾学习化学、实验剧场和电影制作、艺术史。 他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北京生活和工作,担任多媒体和表演艺术家、导演、策展人、研究员、作家和讲师。他的工作重点是社会干预和(人际)关系动力学,以将艺术实践的概念扩展到现有的框架、空间和层级之外,并以多种方式直接与现实接触。他于2011年创立北京-巴黎Bernard Controls社会敏感性研究与发展组织,并担任主管,同时兼任社会意识研究所(SoSense)的创始合伙人。
尼古拉斯·纳氏 (NIKOLAUS A. NESSLER)
1958年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现于法兰克福生活和工作。1984年首次在法兰克福老歌剧院节延展电影装置展展出带有划痕的滑板和胶片。自1990年于布达佩斯第二八角广场(Okatogon II)、威斯巴登博物馆展出其作品《异位》。尼古拉斯正在探索在空间和黑暗中的光影美学。其重要作品《艺术亚马逊》(Arte Amazonas)1992到94年期间在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柏林/德累斯顿/亚琛等地巡回展出;《二号仓库》(DEPOT 2)出展斯蒂利亚的秋天国际电影艺术节(格拉茨1993);《受害者乃牺牲》(THE VICTIM IS THE SACRIFICE)出展丹麦(1995);《饮/战栗》(BEBEN / TERREMOTO) 出展威斯巴登画廊 (2012),实验装置作品出展 灯光节(Luminale 2004—2006),大型环保主题作品《驾驶海洋到船舶》亮相于法兰克福《资本@艺术》展 (Capital@Art 2018)。
庸现
庸现,生于成都,工作、生活于德国和中国。现作为独立策展人与艺术评论家活跃于德国和中国上海。她是中国首个女权主义团体“秃头戈女”创始人之一,近年来该团体于国内外获得巨大关注。她曾在德国威斯巴登和法兰克福举办“表演日”(Performance Day)行为艺术节,同时担任德国艺术联网协会(I O Cultural Network e. V.)会长,该协会致力于促进中德艺术文化交流。
参展艺术家:
高氏兄弟(中国/美国)
高兟和高强先后于1956年、1962年生于中国济南。高氏兄弟是一对活跃于北京的艺术家兄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他们一直在装置艺术、行为艺术、雕塑、摄影作品和写作领域进行合作创作。其作品曾发表于《中国现代艺术史》《中国前卫摄影》《中国最佳摄影》等,并被中国及海外收藏家和博物馆收藏,如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en)、乌力·希克(Uli Sigg)、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金泓伟(音译Jin Hongwei);中国国家博物馆、蓬皮杜中心、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蒙特利尔美术馆、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肯珀博物馆当代艺术等。
沈少民(澳大利亚/中国)
生于中国黑龙江省,现居北京、广州和悉尼。他在诸多艺术创作领域中成绩斐然。其作品融合装置艺术、视频、纪录片和概念画。其作品被海内外画廊、博物馆、基金会和私人收藏家收藏。同时,沈少民的作品曾出展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国家,包括第17届2010年悉尼双年展、2012年第一届基辅双年展、利物浦2006双年展、釜山2012年韩国双年展、2012年中国广州三年展、2012年上海双年展等。
李勇政(中国)
1971年生于四川巴中。1989年至1991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设计系与油画系。1994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系(原西南师范大学),1998年至2000年居于四川成都,就职于四川大学社会学系。 李勇政最近的展览包括:2013年《无常之常——东方感验与当代艺术 》参与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未曾发出的声音》参与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2017年成都当代美术馆举办《你好》李勇政个展。
曹恺(中国)
艺术家、电影制片人、独立策展人。1992年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从事涉及实验电影创作、批评、历史研究、展览和教育视频艺术工作,并与其他艺术领域,如纪录片、新媒体艺术和数字艺术等进行融合跨界。1994年以艺术家身份进入当代艺术领域,以视频、摄影和装置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媒介。如今他已是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家和实验电影制片人。作为独立策展人,自2003年起便组织策划中国独立电影节,并参加东亚、北美、欧洲与中国有关的各种洲际艺术项目独立电影、实验电影和影像艺术项目。
李心沫(中国)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家。她的作品基于多样化的媒介,包括表演、绘画、视频等,并被瑞典、法国、德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地的知名博物馆出展。重要作品是《白日梦,人工智能和混合媒体,视频和照片》,这个作品包括两个维度的含义:一是描述梦境并将其转换“深度梦境”算法。这种算法能展示当深度神经网络在看到某个既定图像时产生的视觉信息。这是机器对梦境的诠释。二是人工智能如何解读人类的视觉语言。它们间的转化过程具体如何运作。 此项目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和区分人类与人工智能对信息的呈现。
肖鲁(中国/澳大利亚)
1962年出生,是一位从事装置与影像行为的女性主义艺术家。她成名于1989年,当时她的作品参加了1989年中国前卫艺术展,其本人也参与了现场交流。展览开幕仅两个小时后,她突然开枪射击自己的作品,导致展览立刻关闭。 “天安门广场大屠杀”四个月后,她的行为被高度政治化,并被称为“天安门的第一枪”。
蓝镜 Jiny Lan(德国/中国)
蓝镜,生于中国辽宁省,现居于德国北威州, 女性主义艺术家。常年辗转于中国和欧洲,并参与世界各地的作品巡展。其作品含括概念画、装置、视频和行为艺术, 并被中国与国际上许多画廊、博物馆、基金会和私人收藏。
段英梅
中国大庆人。“北京东村” 艺术家的集体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当时,段英梅也参加了创作和表演。师从玛丽娜·阿卜拉莫维茨,深造于德国布伦瑞克造型艺术学院,现居德国布伦瑞克。自2000年以来,她便致力于创作和研究行为艺术,擅于运用声音、影像及装置结合行为艺术创作。此外她积极与世界各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地区、年龄的各界人士开展广泛合作。
刘学
毕业于德国法兰克福史泰德艺术学院(Städelschule Frankfurt),师从克里斯塔·纳耶(Christa Näher)教授,获得艺术硕士学位。现作为自由艺术家活跃于德国法兰克福,主攻绘画、舞台美术及舞台服装设计。现隶属于舞台行为艺术团体“Taheter Unkst”。
迪尔克•包曼史 (Dirk Baumanns )
德国艺术家,1980年生于德国奥芬巴赫。2012年结业于奥芬巴赫艺术设计学院(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 Offenbach),师从亚当·扬科夫斯基(Adam Jankowski)教授和马里奥拉·布里沃斯卡(Mariola Brillowska)教授,学习绘画和行为艺术。2009年荣获约翰内斯 -莫斯巴赫(Johannes-Mosbach )基金奖学金。其创作涵括行为艺术、绘画、影像等,其作品已于瑞典、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中国的各大重要博物馆参展。作为莱茵河大区最活跃的艺术家之一,现居法兰克福。
皮特·布劳霍兹 (Peter Braunholz )
德国视觉艺术家。他致力表现那些看似荒唐、被操控、人为安排的,但真实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实物所传达的印象,并探寻客体实物与空间非物质的特征与本质。他广泛涉猎音乐、德国哲学、电影史及电影理论。淡出音乐产业后,他转型成为作家、平面设计师、电影摄影师、出版人 。 他自1999年起开始专研摄影艺术,其获奖作品在世界范围展览,如在巴黎卢浮宫、威尼斯军械库展出等。2017年,Kehrer 出版社出版关于他作品的专著《摄影的现实》(Photographic Realities)。
史蒂芬·史迪奇勒 (Stefan Stichler )
来自于德国法兰克福。他的作品见于各大国际展览,并被许多艺术收藏机构代理。他的巨型油画被视为一种如同暂停键的工具,以捕捉转瞬即逝的街景在脑海中闪过时留下的蛛丝马迹。他的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也许平淡无奇,但它们展示了一种更深入的哲学问题,城市化的现代人对这些问题或是司空见惯,或是避而不谈。他使用镜子作为主要媒介创作雕塑,使那些模棱两可和不同感知层面的观念得以统一。
安德烈亚·斯罗尔巴赫 (Andreas Rohrbach)( 德国)
德国雕塑家。他在完成古典石雕刻师训练后,前往法兰克福Städelschule建筑学院,与乌尔里希·雅克瑞曼(Ulrich Rückriem)、斯蒂芬·巴尔肯霍尔(Stephan Balkenhol)、罗德杰·杰兹Ludger Gerdes和格奥尔格·赫罗尔德(Georg Herold)一起学习并担任伊利亚·卡巴科夫(Ilja Kabakov)的助理。同时完成了弗兰茨·韦斯特大师课的学习。他以官能的方式将概念与质料结合,创造出一个自由空间,使得有意义的关联得以被延展、被挖掘。他在特定的雕塑作品上使用不同材料,以在特定的语境中互相融合,达到特定的和谐。其艺术作品的主题拷问了人类的自我表达在高度组织化的世界中具有的可能性与不稳定性。
托马斯·文森 (Thomas Vinson) (法国/德国)
1970年出生于巴黎。他自2013年以来便担任贾斯特斯-利比格大学(Justus-LiebigUniversität)和米特尔森大学应用科学大学(Technischen Hochschule Mittelhessen )建筑系的雕塑客座讲师。 自2007年起担任德国昆斯特屯·穆克艺术馆(Kunstturm Mücke)策展人。1997-1999年就读于美国莱斯大学,师从乔治·史密斯教授(Prof.George Smith)学习雕塑。现居于德国基森市与法国巴黎。作品参展国家包括德国、巴黎、巴西、波兰、西班牙、瑞士和美国,并被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德国法兰克福埃马纽埃尔-霍夫曼基金会、瑞士巴塞尔收藏。他的作品涉及三个维度:作品本身,空间。
凯文·克拉克 (Kevin Clark)(美国/德国)
出生于纽约,于纽约库伯高等科学艺术联盟学院师从汉斯·哈克(Hans Haacke)学习雕塑。1976年开始在欧洲活跃,2012年进入中国。他以实验肖像闻名,作品包括《红椅》(The Red Couch)、《美国肖像》(A Portrait of America)(1984)。此概念肖像作品以高度隐喻化的图像,与被拍摄者的基因测序(DNA)结合,被称为“DNA肖像”。首部基因测序肖像以作者本人的血制成,并作为艺术品出展多家博物馆,包括法兰克福威斯巴登博物馆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意大利圣马可博物馆、德国卡塞尔文献五年展(documenta 6)。 现居于法国西南部和德国法兰克福。
鳄鱼权利 (CrocodilePOWER )(俄罗斯)
鳄鱼权利是由两位俄罗斯艺术家彼得·古斯塔夫(Peter Goloshchapov,出生于莫斯科)和奥克萨娜·辛玛托娃(Oksana Simatova )于2011年创立的团体。两人毕业于俄罗斯斯特罗加诺夫莫斯科国立艺术与工业大学(Strogan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of Arts and Industry)。 2012年,他们在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完成实习。团队合作对他们来说已然成为一种全新的创造性体验。目前他们专注于研究当代世界和人类在其中的定位。鳄鱼权利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技术与自然之间创造神话。目前他们在俄罗斯莫斯科生活和工作。
桑多·萨斯 (Sándor Szász) (匈牙利)
匈牙利艺术家。1976年出生于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 他涉猎不同的表现媒介,从绘画、装置到照片,再到影像。 其作品在中国、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的多家博物馆展出。山多尔·萨斯试图用作品来回应社会问题。回忆对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塑造人格的构成力量。他的作品是作为他个人记忆的再现,其中他融合了图像,属于过去和属于当下的物品,在一个独特的语境下创造一个超现实的幻象。其创作目标是关照当下冷漠的社会所做出的抉择对未来将会产生的影响。
帕卢·阿巴迪亚( Palu Abadia )(哥伦比亚)
帕卢·阿巴迪亚是在哥伦比亚出生的电影制片人和视觉艺术家,现居纽约布鲁克林。她曾担任各种项目的摄影师和视频编辑,包括短纪录片和长纪录片。2016年,她完成了她的第一部电影《艺术家工坊里的独白》(Monologues inthe Artist’s Studio),获“最佳建筑和设计纪录片奖”。她目前正着手制作她的第二部电影《无处降落》(Nowhere to Fall),该电影围绕着纽约展开。她的作品关注哥伦比亚的音乐、传统、更迭及女性权益,并积极活跃于美国及南美洲各大艺术节、画廊和学校。其个人作品涵盖实验视频、定格动画和摄影。
哈维尔·伯纳尔(哥伦比亚/波兰)
哈维尔·伯纳尔曾在哥伦比亚的塔德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在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攻读艺术硕士学位。他的青年时代曾在各地游历多年,这赋予他某种四海为家的漂泊感,并极大地影响了他的生活和他作为艺术家的实践。他的作品围绕着文化认同的丧失,关注人们的归属感在科技进步的负担下不断萎缩的世界中的缺位。他使用电影、动画等媒体及绘画艺术,唤起怀旧在后概念时代中产生的问题,并质疑身份在互联网领域的有效性。他的作品曾在哥伦比亚、波兰、英国和瑞士等地展出。目前他生活在波兰格但斯克。
大卫·梅迪纳 (David Medina)(哥伦比亚/美国)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艺术家,计算机工程师,拥有美术和视觉艺术硕士学位,现居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他的作品以语言、声音和生成算法为工具,探寻科技与审美的交互作用。运用影像、行为艺术、印刷和其他媒介,探索某些领域中的政治接口,作为表达媒介的翻译和语言形式。目前工作于佛罗伦萨、伦敦和波哥大。2018年被哥伦比亚共和国银行(Banco dela República)选为Nuevos Nombres哥伦比亚新兴艺术家之一。
桑德拉·米兰达·帕丁 (Sandra Miranda Pattin)(哥伦比亚/意大利)
拥有意大利背景的哥伦比亚艺术家,主攻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对身体的转变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作品曾在欧洲、亚洲和南美洲的画廊、博物馆、双年展和艺术节上广泛展出,获得多项奖项,如意大利摄影大学摄影奖一等奖以及萨拉·莫迪亚诺(Sara Modiano)奖的提名。其作品被意大利、美国和哥伦比亚的公共和各种私人收藏家收藏。 她目前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从事实验声音艺术。
本·沙洛姆·大卫 (Ben Shalom Davidi)
1984年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他在高中开始钻研摄影,也是在那时第一次感受到了摄影的力量。参军后,他在特拉维夫Tzilum Baam学院学习摄影,并在他的老师的鼓励下继续在耶路撒冷哈达萨学院(Hadassah College, Jerusalem)完成了传媒和摄影的学习。 随后,他作为以色列国家法医中心的摄影师在特拉维夫和纽约市的几个摄影实验室工作。本·沙洛姆·大卫目前作为独立艺术家,专注于延展摄影的边界,同时记录他的生活。
丽莎·罗特 (LISA ROET)
1967年生于澳大利亚。30年来,她作为职业艺术家,作品出展澳大利亚及海外。环境问题、基因科学的突破、人性的延展是她艺术作品和设计的重要主题。她以跨学科的方法运用于艺术实践,并一直致力于艺术、设计和科学社区研究。与动物园、环境组织和博物馆的合作,使其艺术创作能使用更加多样化的媒介和材料。
乔斯·迪格尔 (Jos Diegel)
1982年出生于奥芬巴赫艺术与设计大学学习,曾在欧洲媒体艺术节(Osnabrück)、 Cabaret Voltaire(苏黎世)、艺术之家Mousonturm(法兰克福)、Gessnerallee剧院(苏黎世)、Gallery Art von Frei(柏林)、Lodge Gallery(纽约)、 视觉画廊(蒙特利尔)、Deutsches Filmmuseum(法兰克福)、Künstlerhaus(维也纳)、Centre For当代艺术节(普罗夫迪夫)、新丹威(上海),Métrages(克莱蒙费朗)、新潮艺术博物馆(底特律)参展。乔斯·迪格尔以社会政治和规范叙事结构的方式来演绎、娱乐和关注自己,在推敲和构建的情景中,通过电影、装置、绘画、表演、文学和其他类型了解自身的快乐——一种实验科学。目前他仍活跃于艺术界,并参与了许多项目。
亚历山德罗·罗兰迪 (Alessandro Rolandi)
1971年生于帕维亚,曾学习化学、实验剧场和电影制作、艺术史。 他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北京生活和工作,担任多媒体和表演艺术家、导演、策展人、研究员、作家和讲师。他的工作重点是社会干预和(人际)关系动力学,以将艺术实践的概念扩展到现有的框架、空间和层级之外,并以多种方式直接与现实接触。他于2011年创立北京-巴黎Bernard Controls社会敏感性研究与发展组织,并担任主管,同时兼任社会意识研究所(SoSense)的创始合伙人。
尼古拉斯·纳氏 (NIKOLAUS A. NESSLER)
1958年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现于法兰克福生活和工作。1984年首次在法兰克福老歌剧院节延展电影装置展展出带有划痕的滑板和胶片。自1990年于布达佩斯第二八角广场(Okatogon II)、威斯巴登博物馆展出其作品《异位》。尼古拉斯正在探索在空间和黑暗中的光影美学。其重要作品《艺术亚马逊》(Arte Amazonas)1992到94年期间在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柏林/德累斯顿/亚琛等地巡回展出;《二号仓库》(DEPOT 2)出展斯蒂利亚的秋天国际电影艺术节(格拉茨1993);《受害者乃牺牲》(THE VICTIM IS THE SACRIFICE)出展丹麦(1995);《饮/战栗》(BEBEN / TERREMOTO) 出展威斯巴登画廊 (2012),实验装置作品出展 灯光节(Luminale 2004—2006),大型环保主题作品《驾驶海洋到船舶》亮相于法兰克福《资本@艺术》展 (Capital@Art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