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头戈女》序
庸现
“秃头戈女”借用法国三十年代荒诞剧作家尤里斯库著名话剧《秃头歌女》之谐音,隐喻中国当下各种状态同时并存的荒诞而尴尬的生存现状。以“戈”代“歌”,暗示在中国刚刚起步的女性主义艺术,尚需艺术家用操戈动武来替代歌舞升平。艺术家们在貌似荒诞不经的表面形式下,肩负的却是甘当马前卒一般勇敢的历史性重任。
展览选择三个不同年龄段、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三个海内外当代女性主义艺术家。她们运用各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对中国固有的女性身份、性别概念进行颠覆性的质疑,超越以往女性主义艺术以身体作为“我”的主体来表达父权社会中女性痛苦与愉悦之自我体检的局限性,从文化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与解读女性外在与内在角色。作为共同拥有女性性别的艺术家群体,她们在创作中不仅仅满足于表现中国女性艺术家面对消费主义时代以及全球化语境中特有的文化困惑,同时也力图在社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当中及时把握女性角色独立平等的话语权力。
三位艺术家的女性主义艺术可以分别概括为:自由现实女性主义, 批判女性主义,快乐女性主义。
李心沫是当代中国最富有争议和反抗精神的女性主义艺术家,她个人的充满痛苦的人生经历成为她创作的原点,她的作品以行为表演作为主要形式,并且探讨了行为与影像以及行为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她的作品总是与创伤,记忆,死亡相关,充满悲剧气息和仪式感。在这些作品里可以看到对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审美取向的反叛,将作为个人和女性的真实撕开来,展现一个个残酷的视象。作为艺术家的李心沫兼具独立批评家的身份,她以笔代刀,在几乎被男性垄断的艺术批评界展开自己的理论传播与批评工作,推动着中国的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她倡导“自由现实女权”,将人权纳入到女权,追求自由与平等。自由表达,反抗既有制度与成规、主张女性人体独立精神,摆脱一切精神的枷锁和奴役,使女性成为真正具有自由精神的人。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一开始就与一位女性艺术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那个名字就是肖鲁。其毕业作品《对话》,参加了1989年中国美术馆现代艺术展,作者在那个特殊敏感的历史时期,向自己作品开枪。枪击事件让她一举成名。《对话》作为历史图像的见证人,为中国当代艺术和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拉开了序幕。2010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对话》不仅仅是她争取自己作者权的过程,更是她女性主义意识自觉的开始。她近年的行为作品《精子》、《婚》,极度地挑战了中国观众的社会道德底线和想象空间,对情感与孩子,情感与婚姻等社会伦理问题,提出质疑。她的作品,具有批判的女性主义的特质。肖鲁批判女性主义思想之集中表现,是她的新作《什么是女权?》、《恶之花》,重新探索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形式与可能性,反思女性在当代艺术中与社会符号的关系。
旅德艺术家蓝镜出国前深受八九现代艺术运动的熏陶,与前两位艺术家曾有过相似的生活经历。由于年轻移居海外,受到西方文艺思想之耳浴目染,她后来与李心沫、肖鲁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与审美经验。欧洲的女权运动在经历六十年代的激烈交战后,于九十年代趋于平和。生活在人文环境相对成熟的社会环境里,蓝镜似乎缺少前两位女性主义艺术家那种打破现状的焦虑,在某种意义上,她直接获取了西方女权运动的果实。行为艺术《中国苹果》,多媒体艺术《九周半》和录像作品《尘》,通过结合地使用不同的艺术语言来递求完整地表达艺术家本人对“享受身体快乐,事业家庭兼顾,东西相互借鉴”的新型快乐女权思想。
19世纪末如火如荼的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和之后“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国家意识形态为中国女性自身的解放提供了有利的社会背景,使中国妇女在二十世纪始向经济和人格独立迈出第一步。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解放”缺乏女性自身反思以及文化质疑过程,从而未能形成实质性的内在转换。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性在较深的文化意识层面上仍然没有形成女性独立的自我价值美学话语及质疑男性中心话语权的性别意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自发的意识形态启蒙到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中国女性主义意义的内涵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得以拓展和本土化,逐渐开始形成具有女性主义特征的“性别书写”的中国版本。不幸的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女性主义运动”,目前却正在被消费主义的大潮所俘获和操纵,让本来就极其脆弱的女性意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一批自信而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独立的城市女性找到塑造和表现自己的自由空间和契机,形成了一个规模日渐庞大的包括女企业家、女作家、女记者及女艺术家•等等在内的中产阶级知识女性群体,但在意识形态上,男尊女卑的文化结构不仅没有解体,反而在某种意义上比“开放”之前的时代还要有更加清晰的彰显。以这种意识形态为背景的社会行为,表现在主观上有女性对回归传统妇女角色的默认,甘心在物质和精神上接受被动和受支配的依附角色;表现在客观上有男女同工不同酬,男女机会分配不均等社会不公现象。 妇女解放是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女权状况不断改善的社会也一定是人权状况不断改善的社会。本次展览希望通过对女性群体的关怀来表达更广泛意义上的人性关怀。
中国女性主义在互联网时代地球村的当下,不再像一百年前秋瑾时代那样孤独,“秃头戈女”展览在筹划期间就受到了国际女性主义的大力支持。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为《秃头戈女》展览专门撰写短篇小说《中国玻璃眼球》,以其鲜活独特的当代文学语言表达对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关注,意大利女性主义艺术家、策展人桑德拉•米拉尔达从社会政治的视角展示了国际女性艺术对中国女权的支持。
“秃头戈女”不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种女性主义艺术理念:反对性别主义,揭示社会性别实质,倡导”秃头”之角色反叛和“戈女”之斗士意志,开启跨性别时代。
2012.02.12
注﹕女性主义来自英语词Feminism,中文常翻译为女权主义或女权运动。
展览选择三个不同年龄段、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三个海内外当代女性主义艺术家。她们运用各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对中国固有的女性身份、性别概念进行颠覆性的质疑,超越以往女性主义艺术以身体作为“我”的主体来表达父权社会中女性痛苦与愉悦之自我体检的局限性,从文化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与解读女性外在与内在角色。作为共同拥有女性性别的艺术家群体,她们在创作中不仅仅满足于表现中国女性艺术家面对消费主义时代以及全球化语境中特有的文化困惑,同时也力图在社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当中及时把握女性角色独立平等的话语权力。
三位艺术家的女性主义艺术可以分别概括为:自由现实女性主义, 批判女性主义,快乐女性主义。
李心沫是当代中国最富有争议和反抗精神的女性主义艺术家,她个人的充满痛苦的人生经历成为她创作的原点,她的作品以行为表演作为主要形式,并且探讨了行为与影像以及行为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她的作品总是与创伤,记忆,死亡相关,充满悲剧气息和仪式感。在这些作品里可以看到对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审美取向的反叛,将作为个人和女性的真实撕开来,展现一个个残酷的视象。作为艺术家的李心沫兼具独立批评家的身份,她以笔代刀,在几乎被男性垄断的艺术批评界展开自己的理论传播与批评工作,推动着中国的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她倡导“自由现实女权”,将人权纳入到女权,追求自由与平等。自由表达,反抗既有制度与成规、主张女性人体独立精神,摆脱一切精神的枷锁和奴役,使女性成为真正具有自由精神的人。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一开始就与一位女性艺术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那个名字就是肖鲁。其毕业作品《对话》,参加了1989年中国美术馆现代艺术展,作者在那个特殊敏感的历史时期,向自己作品开枪。枪击事件让她一举成名。《对话》作为历史图像的见证人,为中国当代艺术和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拉开了序幕。2010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对话》不仅仅是她争取自己作者权的过程,更是她女性主义意识自觉的开始。她近年的行为作品《精子》、《婚》,极度地挑战了中国观众的社会道德底线和想象空间,对情感与孩子,情感与婚姻等社会伦理问题,提出质疑。她的作品,具有批判的女性主义的特质。肖鲁批判女性主义思想之集中表现,是她的新作《什么是女权?》、《恶之花》,重新探索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形式与可能性,反思女性在当代艺术中与社会符号的关系。
旅德艺术家蓝镜出国前深受八九现代艺术运动的熏陶,与前两位艺术家曾有过相似的生活经历。由于年轻移居海外,受到西方文艺思想之耳浴目染,她后来与李心沫、肖鲁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与审美经验。欧洲的女权运动在经历六十年代的激烈交战后,于九十年代趋于平和。生活在人文环境相对成熟的社会环境里,蓝镜似乎缺少前两位女性主义艺术家那种打破现状的焦虑,在某种意义上,她直接获取了西方女权运动的果实。行为艺术《中国苹果》,多媒体艺术《九周半》和录像作品《尘》,通过结合地使用不同的艺术语言来递求完整地表达艺术家本人对“享受身体快乐,事业家庭兼顾,东西相互借鉴”的新型快乐女权思想。
19世纪末如火如荼的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和之后“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国家意识形态为中国女性自身的解放提供了有利的社会背景,使中国妇女在二十世纪始向经济和人格独立迈出第一步。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解放”缺乏女性自身反思以及文化质疑过程,从而未能形成实质性的内在转换。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性在较深的文化意识层面上仍然没有形成女性独立的自我价值美学话语及质疑男性中心话语权的性别意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自发的意识形态启蒙到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中国女性主义意义的内涵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得以拓展和本土化,逐渐开始形成具有女性主义特征的“性别书写”的中国版本。不幸的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女性主义运动”,目前却正在被消费主义的大潮所俘获和操纵,让本来就极其脆弱的女性意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一批自信而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独立的城市女性找到塑造和表现自己的自由空间和契机,形成了一个规模日渐庞大的包括女企业家、女作家、女记者及女艺术家•等等在内的中产阶级知识女性群体,但在意识形态上,男尊女卑的文化结构不仅没有解体,反而在某种意义上比“开放”之前的时代还要有更加清晰的彰显。以这种意识形态为背景的社会行为,表现在主观上有女性对回归传统妇女角色的默认,甘心在物质和精神上接受被动和受支配的依附角色;表现在客观上有男女同工不同酬,男女机会分配不均等社会不公现象。 妇女解放是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女权状况不断改善的社会也一定是人权状况不断改善的社会。本次展览希望通过对女性群体的关怀来表达更广泛意义上的人性关怀。
中国女性主义在互联网时代地球村的当下,不再像一百年前秋瑾时代那样孤独,“秃头戈女”展览在筹划期间就受到了国际女性主义的大力支持。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为《秃头戈女》展览专门撰写短篇小说《中国玻璃眼球》,以其鲜活独特的当代文学语言表达对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关注,意大利女性主义艺术家、策展人桑德拉•米拉尔达从社会政治的视角展示了国际女性艺术对中国女权的支持。
“秃头戈女”不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种女性主义艺术理念:反对性别主义,揭示社会性别实质,倡导”秃头”之角色反叛和“戈女”之斗士意志,开启跨性别时代。
2012.02.12
注﹕女性主义来自英语词Feminism,中文常翻译为女权主义或女权运动。